民生调查|线上下订单一键预约 智能回收机入驻小区 上海这些新回收方式你用过吗?

发表时间: 2024-06-23 17:07:15 作者: OPP胶带

  干垃圾、湿垃圾、有害垃圾、可回收物,上海生活垃圾的四种分类中,只有可回收物没有被冠以“垃圾”的头衔。减少资源消耗,减轻环境污染,促进循环经济……可回收物是“放错地方的资源”,是构建可持续未来的重要一环。

  上海人为了资源利用有多“拼”?除了小区垃圾箱房蓝色可回收物桶外,线上线下的新回收方式层出不穷。市民是否用得顺手?可以怎样改进?老龄化城市适合什么样的回收方式?记者展开了调查。

  最近,家住斜土路的王女士留学国外的儿子快要毕业回国了,她忙着整理房间,理出了100多件旧衣服,本想扔到垃圾房,却突然想起姐姐说有上门回收小程序很方便,便决定一试。

  点进支付宝平台,搜索“回收”两字,页面跳出一串小程序(见下图)。王女士点击了排名靠前的“菜鸟回收”,在“旧衣回收”中点选“51件以上”,填好取件地址、上门时间,“一键预约”完成下单流程。

  到了预约时间,顺丰快递员上门用平板车拖走了这三大包衣物。不久,旧衣完成称重和质检,12.6元的环保金到账。随后几天,王女士还从物流信息中看到了衣服的去向——它们一路向北,最终抵达江苏某家处理厂。“这是我第一次用线上小程序,体验感很好,方便、快捷,全程可以追踪。”王女士说,“有些旧衣服其实没怎么穿过,扔了觉得浪费,送给保洁阿姨又有点尴尬,为它们找到比较合适的地方能减轻些‘负罪感’。”

  比扔衣服更让人有“负罪感”的是扔书。李女士是书迷,有了孩子买起绘本来毫不手软。有些绘本没看几次就闲置了,看着几乎崭新的书,扔了她觉得心疼,可身边又没有适龄孩子可以送,直到发现了小程序“多抓鱼”,这些书终于有了去处。“只要扫描图书条形码,系统会自动判别是否回收并给出估价,一般根据稀缺程度和品相定价。下单后,收件员会在预约时间上门拿书,经过审核后卖书款就会到账,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只要一两天,还不用我搬书。”

  记者看到,李女士共卖书21本,二次售出率95%,收入132.1元。最奇妙的是,她还能在小程序上看到是哪些用户买走了她的书,爱书人通过平成了一次不见面的连接,有种找到知音的欣喜。

  线上回收方式,在中青年人群中日益盛行。在微信、支付宝等平台上以“回收”为关键词搜索,跳出来的小程序一眼望不到头,包括菜鸟、爱裹、飞蚂蚁、白鲸鱼、多抓鱼、回收猿、拾尚回收等。有业内人士透露,目前支付宝和微信上的回收小程序约有数千个,但其中月活用户大于2000的只有几十个,绝大部分都是“僵尸”程序。

  在回收品类上,线上预约程序大多会对高值可回收物和低值可回收物作区分。高值可回收物包括衣物、书籍、家电、电子科技类产品等,回收价格大多为0.5—0.7元/公斤。玻璃、金属、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则价格较低,有些小程序以0.3元/公斤回收。

  部分小程序还回收特殊品类。比如“拾尚回收”能回收电瓶车;“菜鸟回收”能回收纸箱等包装物;“爱回收”能回收金银珠宝、名酒礼品、名牌包袋等奢侈品。部分小程序甚至提供上门代扔(回收)大件家具,不过需要收取一定的“代扔费”。

  看到市民这方面的需求,政府部门也在加大力度推动线月,全市统一的“沪尚回收”微信小程序上线,在长宁区试点后推广至全市16个区。市民点击“我要预约”填写回收信息,就能预约工作人员上门,还可以备注特殊需求,如“居家老人”“东西很多很重”“希望周末回收”等。小程序上还能查询附近的回收服务点和中转站。

  “以前家里可回收物都是扔在可回收物桶里的,今天第一次听说上门回收,还是有偿的,我觉得非常好。”在三林镇举办的“沪尚回收”小程序线下推广活动中,家住前滩雍萃46小区的姜女士连声说好。

  在上海部分区域,智能回收机已成回收“主力军”。扫二维码或输入手机号开箱,投入“混装”可回收物,机器会自动压缩、称重、结算,金额自动到账,还可以提现。

  在虹口瑞虹新城一期,两组黄绿色的爱回收·爱分类智能回收机(见下图)很是显眼。“以前可回收物只能扔进干垃圾桶或堆在楼道里让保洁阿姨收走。换了新物业后,管理严格了,不允许保洁员收,用回收机的人就多了。”志愿者孙东娣说。

  居民朱美红摸索出了机器的清运规律,“下午2点多有人会来收一次,机器就空了。”她说自己从未提现过,62元多的收益金一直躺在账户中。“我卖废品并不是为了钱,而是响应国家号召,别浪费资源。”

  记者调查发现,虽然智能回收机交投方便、24小时“营业”,但也存在痛点。回收物品质难以把控就是其一,有些人会将不属于可回收物的物品扔进去,甚至有打印机墨盒、灭火器等可燃物。“希望市民交投时,把泡沫箱或纸箱上的胶带撕掉,不然末端处理不方便。饭盒也要清理洗涤干净,不要有残羹剩饭。织物要干净整洁,最好成双,破损衣物没有使用价值,到下游企业也会被当作干垃圾扔掉。”爱回收·爱分类项目运营经理王雪松说,若发现错误投递,公司会通过探头等找到投递者,扣除收益或暂封账号。对误收的违禁品,则会通知清运司机和分拣工人及时取出。

  目前,全市已有3631台“爱回收”智能回收机分布在杨浦、虹口、宝山、长宁的1626个小区,服务用户150万人,日均回收量440吨。这些回收物被运至上海两个分拣中心,细分为80多个品类后送至下游企业再利用。

  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可回收物中转站,最近新开辟了“惠民服务点”。服务点有80多平方米,与原本的垃圾分类科普馆融为一体。屋里,一台五分类回收机可以分类回收玻璃、金属、塑料、纸张和衣物,市民可扫码开箱投递,也可线下称重交投。可回收物在中转站压缩打包,运至下游企业处理。

  惠民点提供饮水机、微波炉、桌椅等供环卫工人、外卖员、快递员等休息,还有一块区域专门展示可回收物再生利用制作的物品,比如用塑料瓶制成的围巾、积木等。“惠民点会定期举办科普活动,让居民更直观地感受物品是如何循环利用的。也会举办‘以旧换物’活动,市民来交投可回收物,能换领洗衣液等生活用品。”街道社区自治办工作人员田弘毅说。

  采访中,朱美红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将纸盒投入回收口,收益即时到账。“小区太大,智能回收机只有两组,有点远。这个惠民点出后门过条马路就到了。我平时就喜欢分类整理,这台机器更适合我。”她说。田弘毅介绍,惠民点所在的中转站目前承接嘉兴路和欧阳路两个街道的可回收物,日均中转量约40吨。

  据市绿化市容局规划,上海今年将建成300个惠民回收服务点,按市场价收购部分可回收物,并贴合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理念,面向社区公众开放,服务辐射周边小区、沿街商户等。这些“惠民点”采用“沪尚回收”的统一视觉识别系统,兼顾资源循环利用展示、二手闲置物品交换或交易等绿色低碳要求。

  哪种回收模式更适合老龄化程度高的城市?调查中,对于线上预约回收方式,中青年群体普遍较为认同,但老年群体多持观望态度,根本原因是“不会用智能手机”或“不喜欢陌生人上门”等。“家里突然有人敲门,可能会吓一跳。”一位受访者说。

  生活中,不少老年人并不熟悉线上支付和提现,回收金“存”在手机里看不见摸不着,没有安全感。因此,一些平台推出“以旧换物”活动,现场兑换大米、鸡蛋、洗衣液等,让小程序通过实物触达老年人。

  “各类企业和投资机构纷纷加入线上预约回收大军,取代了部分传统回收模式。这种模式能追踪用户个人信息,易于传播推广。挑战在于收运和后勤成本高,需要软件开发,且回收量有限。”上海数智绿色包装研究所副所长、上海包装技术行业协会绿色包装委员会副主任任恺认为。

  他还指出,智能回收机存在投资所需成本高、收运及后勤成本高、财务可持续性有待考证等不足。事实上,智能回收机企业若出现资金断链而“跑路”,遗留在小区内的回收机怎么样处理、谁来处理,也是政府部门大规模推广时需要考量的因素。

  最传统的废品交易回收网络依然存在,只是更关注“高价值”废品,对低值废弃物回收就没有帮助,需要政府部门“托底”。无法追溯记录和数据、财务制度不规范、监督机制不明确,也是传统模式的弊端。

  “目前,上海仍有大量包装废弃物混在干垃圾中。同时品牌企业有自己的废弃物处置目标,希望获得定制服务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小习惯的改变,不少市民开始‘为环境分类’,青年群体更看重垃圾分类过程的愉悦度和荣誉感,而不是将收益放在首位。”任恺认为,包装废弃物回收、客户的真实需求定制化及“二手经济”等方向,是值得企业和政府关注的“蓝海”。

  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认为,新型回收模式应该因地制宜打“组合拳”。比如,逼仄的小区可以投放智能回收机,宽敞的小区可以多放些可回收物桶。而线下惠民点、线上“沪尚回收”等平台建设,都是有益的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