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迟来的最佳我们可能永远拍不出这种电影
发表时间: 2023-12-10 19:49:21 作者: OPP胶带
大概是2013年,香港。斯诺登逃亡此地,将美国政府的秘密监听计划「棱镜」公之于众。
他是前CIA职员,在爆料的时候站到了聚光灯前,后来作为政治难民,辗转到俄罗斯寻求庇护。
按这个计划,政府可以监视任何使用特定网络服务器联络境外的公民。这是当年最劲爆的新闻。
舆论集体将矛头指向政府,批评它滥用权力侵犯隐私和民主自由。也有某些声音跳出来,骂斯诺登是个叛徒,他卖国。
已经是个老头的丹尼尔·埃尔斯伯格(Daniel Ellsberg)立马给《》写文章,坚定地要站在斯诺登一边。
1971年,越战期间,他将政府的绝顶机密「五角大楼文件」泄露给媒体,揭开了美国政府关于这片战争泥沼的漫天大谎。
随军的埃尔斯伯格35岁。当时的国防部长私下向他求证:我们又派了10万士兵奔赴战场,但我觉得过去一年战势毫无转机,你觉得呢?
据说斯皮尔伯格读完《》剧本的第一稿,就决定着手拍摄它,立刻,马上。
从1961年到1975年,美国向遥远的土地投放了1500亿美元和数百万年轻士兵,最后近六万人战死,战争以无果收场。
杀人的不止有敌方,还有战场上巨大的虚无和焦灼。胜利遥遥无期,为何需要继续滞留战场?
当时的国防部长罗伯特·麦克纳马拉(Robert Strange McNamara)被形容是个意志坚定的男人。他负责构建美国对越战略,战争的决心也开始摇晃。
罗伯特·麦克纳马拉(1916年6月9日-2009年7月6日),是美国史上任期最久的国防部长。他期望下述研究能帮助政府再犯类似的决策错误
1967年,他指派下属,秘密研究美国从全面介入到深陷越南战场的决策过程。
这些研究后来集结为7000页的绝密文件和历史记录,被封进蓝色的文档里,方面页眉上写着绝顶机密字样。
这份后来被称为「五角大楼文件」的研究报告证明,美国总统,不止一届,和他的亲密顾问,有意地引导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越南,尽管他们从心底怀疑这场战争取胜的可能。
五角大楼文件,即《美国-越南关系,1945-1967:国防部的研究》,是美国国防部对1945-1967年间美国在越南政治军事卷入评估的秘密报告
缘由,用当时国防部长助理的话讲,是美国在越南的目标,有70%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羞辱,有20%是为了遏制中国,仅10%是为帮助越南。
这或许是真正的骑虎难下,明知没有胜算,依然派出更多的美国士兵前往越南战场。
丹尼尔·埃尔斯伯格,就是上头提过的那位泄密者,是这份报告的36位作者之一。
他和在兰德的同事秘密复制了大部分报告,透露给公众,让美国人自己结束越战。报告最先给了国会里三位反战最坚定的参议员,但没人改向外透露国家机密。
无望中,埃尔斯伯格将其转交《》的尼尔·希恩(Neil Sheehan),从1962年开始就一直在报道越南的记者。
1963年6月13日,时报的头版头条揭开了美国政府关于越战长达三十年的谎言,位置就紧挨在尼克松女儿成婚的新闻旁。
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。尼尔·希恩曾说,我本以为对越战值得了解的大都知道,突然间,我发现了自己一无所知
这天,《邮报》还在报道尼克松女儿的狗屁婚礼,时报却弄了个震惊全国的大头条。
汤姆·汉克斯饰演的《邮报》主编本·布拉德利(Ben Bradlee)站在编辑室里破口大骂,让大家顺着这条新闻赶紧上,寻找自我的线人,挖出那份报告。
他自己跑到《邮报》发行人,凯瑟琳·格雷厄姆(Katharine Graham)家里游说,让她和好朋友麦克纳马拉谈谈。
他的说辞真实又「冠冕堂皇」:除了友情,你不觉得你对报纸和公众也有责任吗?
那个用牛皮纸包着纸盒,装满「五角大楼文件」的部分复印稿。《邮报》记者巴提基安(Bagdikian)凭着各种人脉网,也将联系上秘密源头埃尔斯伯格。
这场戏极其神来之笔,巴提基安(Bagdikian)打电话四处寻找埃尔斯伯格,硬币掉的那一幕激动得不行
但亨利·基辛格很快说服尼克松,如果允许《时报》继续揭露前总统的秘密,有人来挖你的黑料,也是迟早之事。
在上头的示意下,司法部拿到临时法庭禁令,以国家安全为由,禁止时报进行后续报道。
凯瑟琳可是才在各位银行家前做完报告,将《邮报》推上IPO(首次公开募股集资)的台面。潜在的法律风险无疑会损坏股东和资本对邮报的信心。
梅姨扮演的凯瑟琳从自杀丈夫手里接下这份家族企业,她是董事会里唯一的女人。虽然有最后决策权,但她看上去难以服众。
当梅姨站在电话一头,对着电话另几头悬而未决的辩论,惊慌失措地、几乎是颤抖地说出那句斩钉截铁时,我知道,她转变了历史,也对这一个角色进行了自我完成。
它们,连同当时城内的多家报纸,靠坚持报道「五角大楼」文件,维护了新闻和舆论的自由。
1971年,最高法院援引「宪法第一修正案」,以6:3的投票结果做出裁决:《》和其它报纸有权发布被盗文件。
最高法院官休戈·布莱克(Hugo Black)当时的判词比电影里任何一段都好,堪称新闻自由的绝佳注脚。
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,开国先驱们向新闻自由提供了保护,以保证它能够在民主制度里履行关键职责。新闻是为被管理者服务的,而不是管理者。政府对新闻界的审查权力被取消,新闻界永远有监督政府的自由。新闻自由得到保护,使其可以揭露政府的秘密,让民众知情。只有一个自由开放的新闻界才能够有效地揭露政府的欺骗行为。
从法院走出来,凯瑟琳不再是那个在董事会议上唯唯诺诺、不敢发言的人。紧随了庭外一众女性崇敬的目光注视,她变成了时代的楷模,性别的骄傲。
不仅是凯瑟琳,本·布拉德利也被塑造成了一个英雄主义的角色。他勇敢、果断、领袖魅力十足,是个克里斯马式的人物。
同样是讲新闻自由,《》不免要拿来跟不久前的《聚焦》,或者再久一点的《总统班底》比较。
《聚焦》是在宗教压力下一点点挖出性侵事件的碎渣,《总统班底》则是在政治黑幕上一锥子一锥子地敲出裂缝。
虽然它竭尽所能地复制了当年报纸发行的真实场景,不论是烟雾缭绕的新闻编辑室,还是现做现卖的活字印刷现场。排字机估计就是当年那台了,咔哒声是那么相像。
摄影师Janusz Kaminski用了35毫米的胶片拍摄,加上柔和的调色,视觉上这就是线年代。
电影里精准重现的排字机叫Linotype,它能通过热金属排字工艺,一次完整铸造一整行铅字
有位影评人是这么写的:《》虽然集合了一部颁奖季影片的所有气质,但也切实地反映了今天这个糟糕又微妙的社会政治气候。
没错,它是有点太工整了,像为着得奖而去的,但在这个历史节骨眼上,这部影片意味着很多。
在媒体被广泛污名化的今日,上任一年的特朗普火上浇油,公开称新闻媒体报道的都是「假新闻」(fake news),让人恶心。这位总统勇于攻击,善于制造和激化对立,而不是倾听并寻求化解和妥协。
在这样的恶意煽动之下,《》所指向的冷静事实和舆论监督责任,确是恰逢其时。
《》因为对「五角大楼文件」的报道,获得了1972年的普利策公共服务贡献奖。
而那位主笔记者尼尔·希恩,被尼克松指使,将其以「间谍法」起诉至法庭,面临115年监禁。这起案件在「水门事件」爆出后被驳回。
很多年后,希恩接受采访,回忆起当年时报获得裁决胜利,能够继续发表报道的场景:
在新媒体、自媒体发达到泛滥的今天,严肃新闻被算法新闻、拼凑新闻替代,我们甚至连像样的调查记者都慢慢的变少了,这是很悲哀的事。